水经注·漯水
郦道元〔南北朝〕
桑干枝水又东流,长津委浪,通结两湖,东湖西浦,渊潭相接,水至清深,晨凫夕雁,泛滥其上,黛甲素鳞,潜跃其下。俯仰池潭,意深鱼鸟,所寡惟良木耳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桑干支水向东流去,长长的河流弯弯曲曲,连通两湖泊,东湖和西面湖泊一水相连,潭水极清且深,早晚都有野鸭在湖上浮游,鱼鳖等水族潜游于水下。观望池潭,寄深意于鱼鸟,物我交融,美中不足的只是缺少美木而已。
注释
桑干枝水:今称黄水河,发源于山西省朔州市南,至应县西北入桑干河。
委:弯曲,曲折。
浦(pǔ):这里指湖泊。
凫(fú):野鸭。
黛甲素鳞:代指鱼鳖等水族。
黛:青黑色。
素:白色。
俯仰:本指低头和抬头,这里代指“观望”。
意深鱼鸟:寄深意于鱼鸟,物我交融。
简析
此文围绕桑干枝水展开,以水流为线索,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。首先,文中以“长津委浪”四字刻画了桑干枝水向东流淌的悠长波澜景象;随后指出水流最终汇入东湖和西浦,两湖间渊潭相接,形成广阔水域;接写水域的清澈深邃,并生动地展现了水面飞鸟与水下游鱼的生机勃勃;最后既表达了对这片水域的深情,又指出美景中缺乏优良树木的遗憾。全文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,也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。
郦道元
郦道元(约470—527),字善长。汉族,范阳涿州(今河北涿州)人。北朝北魏地理学家、散文家。仕途坎坷,终未能尽其才。他博览奇书,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,后又游历秦岭、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,考察河道沟渠,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、历史故事、神话传说,撰《水经注》四十卷。文笔隽永,描写生动,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,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。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,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。另著《本志》十三篇及《七聘》等文,已佚。 10篇诗文 117条名句
王充市肆博览
《后汉书》〔南北朝〕
王充少孤,乡里称孝。后至京师,受业太学,师事班彪。好博览而不守章句。家贫无书,常游洛阳市肆,阅所卖书,一见辄能诵忆。日久,遂博通百家之言。后归乡里,屏居教授。
玩月城西门廨中
鲍照〔南北朝〕
始出西南楼,纤纤如玉钩。
末映东北墀,娟娟似蛾眉。
蛾眉蔽珠栊,玉钩隔琐窗。
三五二八时,千里与君同。
夜移衡汉落,徘徊帷户中。
归华先委露,别叶早辞风。
客游厌苦辛,仕子倦飘尘。
休澣自公日,宴慰及私辰。
蜀琴抽白雪,郢曲发阳春。
肴干酒未阕,金壶启夕沦。
回轩驻轻盖,留酌待情人。